close





周文王(前1152~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諸侯之長,《封神演義》演繹爲西伯侯),又稱周侯,周季曆(周朝建立後,尊爲王季)之子,姬姓,名昌。先秦時期貴族有姓有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周文王雖姬姓,卻不叫姬昌。姬昌一說在東漢時期成型,後世因之,遂稱文王爲姬昌。康氏始祖康叔爲姬昌八子。


簡介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曆之子,漢族,西周奠基人。季曆死後由他繼承西伯侯之位,又稱伯昌。在位50年。商纣時爲西伯侯,建國于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進讒言,而被囚于羑裏,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爲文王。


家族後代
周王季季曆(父親) 太任(母親) 妻:太姒其餘妻妾不明 子:長子伯邑考早卒 ,次子發是爲周武王,三子管叔鮮,四子周文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郕叔武,七子霍叔處,八子衛康叔,九子毛叔鄭,十子冉季載,,十一子郜叔,十二子雝叔(雍)伯,十三子曹叔振铎,十四子滕叔繡,十五子畢公高,十六子原叔,十七子豐叔,十八子郇叔。


基本資料
  姓名:姬昌


  谥号:(周)文王


  壽命:97


  所屬年代:商代  周文王出生年月:前1152年 農曆九月十五日


  去世年月:前1056


  在位:50年(約前1105約前1056年在位)


  相關事件:文王伐纣,文王羑裏演周易


  相關人物:周武王, 商纣王


  周文王是黃帝的後裔,世系如下:黃帝軒轅氏——少昊金天氏——蟜極——帝喾高辛氏——後稷(周始祖,西伯)——不窋————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隃(毀渝)——公非(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周太王古公亶父——季曆——周文王姬昌。


 


  武則天改國号周時,自稱武家爲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爲南周始祖文皇帝。周文王,商末周族領袖。姬姓,名昌,商纣時封爲西伯,亦稱伯昌。任西伯五十年,國力大盛。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今山西長治)、邗(今河南沁陽)、崇(今河南嵩縣)等國,建都豐邑(屬今陝西長安),爲武王滅商奠基。舊傳《周易》爲其所演。


主要事迹
  中國商代末年西方諸侯之長。姬姓 ,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曆之子。商纣時爲西伯,即西部諸侯(方國)之長。亦稱西伯昌。相傳西伯在位五十年,已爲翦商大業作好充分準備,但未及出師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爲文王。其次子姬發繼位,是爲周武王。


    季曆死後,其子姬昌繼位,他就是日後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績是爲滅商做好了充分準備。他是很有作爲的創業主,勤于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産,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爲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


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個方伯的面目出現,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裏卻積極進行滅商的準備。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與國,成功地調解了虞、芮兩國争田糾紛,使河東小國紛紛前來歸附,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


在虞、芮歸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爲滅商建立了鞏固的後方。接着向東發展,過黃河進攻耆、邗等國。沿渭水東進,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遊的重要據點崇,掃除了周在東進道路上的一個障礙,并且據有關中的膏腴之地。


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營建豐邑,把政治中心遷于豐(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對商都的鉗形包圍,周人對商朝已經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勢。


商纣時爲西伯,建國于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進讒言,而被囚于羑裏,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爲周文王,商末諸侯首領,史稱西北侯,追封爲周文王。


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先祖古公、父親季曆之法,倡導笃仁、敬老、慈少、禮賢下士的社會風氣,使其領地的社會經濟得以發展。與其子姬發在寶雞蟠溪釣魚台聘姜尚爲軍師,自岐山起兵率軍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開創者。發明文王八卦文王六十四卦,流傳于世, 《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間在獄中寫了《周易》一書,在位50年。




武則天改唐國号爲周時,追尊周文王爲南周始祖文皇帝。《史記·周本紀》說他能繼承後稷、公劉開創的事業,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親季曆制定的法度,實行仁政,敬老愛幼,禮賢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據地。


在治岐期間,對内奉行德治,提倡懷保小民,大力發展農業生産,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劃分田地,讓農民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稅。商人往來不收關稅,有人犯罪妻子不連坐等,實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稅有節制,讓農民有所積蓄,以刺激勞動興趣。


對外招賢納士,許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從商纣王朝來投奔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齊、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後歸附在姬昌部下稱臣。姬昌自己生活勤儉,穿普通人衣服,還到田間勞動,兢兢業業治理自己的國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大。


西周國力增強壯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進言說,西伯侯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裏(今河南湯陰縣)。


他在囚禁中,精心緻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爲彖。周臣闳夭等人爲營救文王出獄,搜求美女、寶馬、珠玉獻給纣王。纣王見了大喜: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夠了,何況寶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獄。并賞給他弓、矢、斧、钺,授權他讨伐不聽命的諸侯。這就是史書中說的文王 ( ㄧㄡˇ )裏之厄


  文王出獄後下決心滅商。一面向纣王獻地,請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訪賢任能,壯大國力。他出獵在渭水河邊巧遇年已垂老、懷才不遇的姜尚在水邊釣魚。文王同他談話,相互談得很投機,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讓姜尚與他同車而歸,立以爲師,共同籌劃滅商策略。


據《尚書大傳》說文王在位的最後七年中幹了六件大事。頭一年調解虞芮兩國糾紛。虞(山西平陸縣)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屬國;可是他們不找商王裁決,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審斷。據《詩經·大雅·綿》篇注說:虞芮兩國看到周國是耕者讓其畔,行者讓路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攜士讓爲大夫,大夫讓爲卿,一派君子之風。兩相對比,内心羞愧,回國之後虞芮兩國都主動将所争之地做了閑田處理,糾紛從此解決。


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戰敗西戎諸夷,滅了幾個小國。第三年攻打密須(在今甘肅靈台縣),解除了北邊和西邊後顧之憂。第四年西伯 ( ㄎㄢ )黎(在今山西黎城縣),第五年伐 ( ㄏㄢˊ )(在今河南沁陽縣)。戡黎、伐邗實際上是構成了對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脅。第六年滅崇國(在今陝西戶縣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東遷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陝西長安縣沣河西岸)。


(詩經·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接着又向南擴展勢力到長江、漢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勢。《論語·泰伯》講的這句話,即說明岐周實際已控制了大半個天下,而殷商已處于極端孤立的境地。  就在這大功即将垂成之際,姬昌不幸死去。


《尚書·無逸》和《呂氏春秋·制樂》都說他享國50年,稱王前立國43年。死後葬于畢(指陝西長安縣與鹹陽之間渭水南北岸,境域較廣)。周文王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位名君聖人,被後世曆代所稱頌敬仰,《詩經·大雅》中有頌詩。


  中國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效法上古聖賢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周文王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孔子稱周文王爲三代之英,還感慨道: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孟子稱文王這樣的聖人,500 年才出一個。歷代以複周禮爲己任的人就更數不勝數了。其實,由于年代久遠,文獻殘缺,人們對周文王的了解未必很多,周禮也未必很完美,但是作爲人們對清 明之 君、清明之制的一種向往,它的意義還是積極的,所以說抽象意義的周文王影響了中國曆史兩千多年,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後世的儒家,爲了把道德與政治聯系起來,把文王當成一個内聖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響就越來越大了。孔子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夢都想恢複郁郁乎文哉的周禮。但文王的言論,今天已經所見無幾。據說文王善演周易,今天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也許從那裏,我們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理念。


六十四卦
  相傳在上古時,伏羲氏創造了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神農氏創造成了連山易(也叫連山八卦),軒轅氏創造了歸藏易(也叫歸藏八卦)。在他們的同時和以前,還有誰創造成了什麽易,我們不得而知。說起來,以上從伏羲到神農到軒轅,就是一種文化的承傳。現在巫教、佛教、道教的教義中,甚至在民間,還遺存有先天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中的一些很神奇的秘傳,但是也沒有這一方面的專人去搜集整理。


  只有在周朝時的文王八卦,因爲誕生出了周公和孔子兩個偉大的人物,經過他們的學習,推論解讀,才留傳了下來。所謂卦象,并無吉兇之分,是分析說明人在順境,逆境之中的正确态度和行爲準則與處事方法,經過曆代文人學者與統治階層的傳承,文王《周易》成了中國的聖經,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與之有着密切的聯系。 兩兩 重複排列爲六十四卦。


犬戎之戰
  商王帝辛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在周滅商之戰中,周軍進攻犬戎(今陝西武功東、興平北,一說在今陝西鳳翔一帶)的作戰。 文王時周人統治中心在邪岐一帶,與西戎毗鄰。犬戎是其中強大的一支。武丁時犬方是商之屬國,常參與攻打叛商方國的戰争。犬侯曾受命協同商人的多子族武裝攻掠周方。文王爲解除東攻商的後顧之憂,派周國軍隊進攻犬戎,終于取得勝利。


政治制度
  西周的官制,更爲繁雜。周王左右的輔佐爲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三公之下有三事官(政務官、事務官和地方官)、四方(諸侯和方國、部族)和卿事寮。王朝官員爲:總攬朝政的太宰、掌祭祠禮儀的太宗、掌曆法記事的太史、掌祈禱的太祝、掌神事的人工、掌占蔔的人蔔,合稱六卿,六卿的僚屬,總稱爲卿事寮。


王朝還有掌土地和農人的司徒、掌百工職事的司空、掌軍賦軍政的司馬、掌版籍爵祿的司士、掌刑罰的司寇,合稱五官。爲王室服務的内廷事務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師、少傅、少保),有道、輔、弼、承四輔,有膳夫、綴衣、小臣、寺人、内豎、阍者、門尹、司王宥、火師、水師、大酋、太仆、禦、右、萃車、趣馬、師氏、虎資、輿人、醫、藝人、隸人、太子宮尹等。


在王畿外服的封國,稱爲四方,包括侯、甸、男等諸侯。王朝有時派使臣到諸侯國任監國。諸侯在自己的封國内仿照王室設置百官有司,成爲相對獨立的政權,主要有三事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分掌政務、司法和民事。


周的各級主要官吏,都是在宗法制度基礎上世襲,而且文武不分,平時治民,戰時就是各級将領。周朝的地方制度,有國、都、邑、野、鄙。周王和諸侯的都城爲國,諸侯國中的大城爲都,小城爲邑,此外的地方稱爲野或鄙。


經濟文化     


西周時,鋒利的青銅農具得到較普遍的使用,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墾殖和耕耘;原來的抛荒制被休耕制代替,土地利用率提高;漚治和施用綠肥,以火燒法防治病蟲害,标志了田間管理的新水平。王朝中擔任司稼的官員必須熟悉作物的不同品種及其适應地區,從而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産。農作物品種增加,谷類有黍、稷、粟、禾、谷、梁、麥、稻等,豆類有菽,任菽、藿等,麻類有麻、苴、苎等。


王朝特設場人,專管園圃,從事蔬菜、瓜果的生産。西周比較重要的手工業都由王室和諸侯控制,衆多的百工在司空的領導下負責管理各項手工業,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青銅鑄造業。其分布地區很廣,生産能力擴大,效率和水平提高,鑄造工藝改進。發明了一模翻制數範和焊接的技術。


陶器業已逐漸采用快輪法,産品走向規格化。原始瓷片的燒成溫度已達一千二百度以上,胎質更爲細膩,施以青、黃綠二色釉,礦物組成已接近瓷器。能夠生産石灰石──矽石琉璃。漆器制作逐漸普遍,器表夾苎,施以紅、黑兩種彩繪,顔色鮮豔,花紋精美。家蠶的飼養十分普遍,紡織成爲農家的一項重要副業。


絲織物有斜紋提花織品和刺繡品。已經掌握池水漚麻的微生物脫膠法,以便将纖維分離出來。  西周時,商業已成爲社會經濟不可缺少的部門,由官府壟斷,設有質人之官作爲市場的管理者。商貿的品種有奴隸、牛馬、兵器、珍異等。西周的貨币除貝以外,已開始使用青銅。


科學發展
      


中華科學、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易經》最早提出天文的定義。《周易》雖然成書于戰國時期,但他表達的确實是周代型成的天命思想。《易》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易·系辭》說: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等等,西周萌生的陰陽思想,對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


 


《周易》有很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後人稱爲河圖、洛書的東西,是燒灼蔔骨的表現,是遠古先民在長期生活和占蔔的實踐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互相串連、互相滲透的反映。


 


相傳伏羲氏将其歸納總結,對蓍草反複排列,而畫爲八卦,将天地間萬物的現象都包括于其中,這是原始的易。後來,據說經過周文王的悉心鑽研,将其規範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爻辭,人稱《周易》。


 


它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纭繁複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其所以稱爲,鄭玄解釋有三義:一是簡,二是變易,三是不易。就是講萬物之理有變有不變,現象在不斷變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又具不會變的,這就從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中抽象出了理論上十分豐富的樸素的辯證法。


 


舊說到春秋後期,孔子對《周易》進行解釋和論說,完成十翼,即《易傳》。這樣,《周易》就發展成爲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闡述宇宙變化的哲學著作。



圖文引用自世界康氏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康淳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