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季一公後人遺跡記


□ 康紀文  康本良


一世祖南八之孫康公季一,由江西泰和縣梅子坡圳上因避五季之亂遷湖南湘鄉萬家園,旋徙安化縣龍坳,復移新化縣溫塘鎮。季一公從江西遷徙楚地湖南之後,其後人留下了諸多遺跡。就祠堂而言,瑯、珍、理、琦四房有總祠,又有分祠,如瑯房支祠、彭甫(11)公祠(理房)、聽彞響堂、珍理兩房、珍房支祠、琦華公祠、理祖公所、歷華公祠、福五房支祠、必榮公屋、甫榮房支祠、甫祥公支祠、福十六房支祠,響堂和公所比祠堂小些,功用也和祠堂一樣,作為祭奠之所。但現存和能看到的甚少。


這些祠堂主要分布,如甫榮房支祠在吉慶、瑯華和琦華公祠在溫塘、珍房支祠和理祖公所在田坪、福五房支祠在安化、福十六房支祠新化縣烏石溪。


其一,目前在安化縣清塘鋪鎮龍坳村,有季一公的墓碑突兀在鄉間美麗的田野裡。清塘鋪鎮龍坳村雖然隸屬益陽市,但和隸屬婁底市的吉慶、溫塘、田坪相距不甚太遠。婁底市西部和益陽市西部居住著5萬多康氏族人,瓜瓞綿延。季一公的墓塋成為這裡康氏後人各房每年清明節祭祀之地。


其二,新化縣溫塘鎮康氏祠堂 華琦公支祠。始建於1932年(溫塘鎮中心小學內)的康氏宗祠,為當時跟隨蔡鍔將軍進行討袁護國的康力乾所建,該祠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 ,建築面積1570平方米 ,為四合大宅院式,磚混結構,大門及兩側有 “寇靖沫土文浩昭垂,侯封鄱湖武功載纘”的石刻對聯,內部結構分為上下兩層迴廊,中軸設大殿、天井。建祠人由於受當時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在建築風格上與傳統宗祠有所不同:一是佈局大氣;二是門窗呈明顯的西式風格; 三是祠堂不但用于祭拜先祖,同時又當教書育人之所。目前仍有教室12間,倉儲室和備課室各2間,這格局一直沿襲至今並保存完好。祠文曰:“我琦華公派衍四房,子孫繁衍於陂頭全境,男婦約數千人,徙居各鄉各縣各省者無論矣,每思祖宗祭祀無合饗之堂,子孫眾多無相聚之地,心焉憂之,因議決建築華琦祠宇于溫塘,詢謀簽同公,推餘與從姪代喬等總理其事,經始於民國二十年秋,落成於民國二十八年夏,時曆八載始告成功。”


其三,田坪鎮康氏宗祠。該祠堂為新化縣康氏珍理兩房琦支系捐資興建。解放後被用做田坪當地政府辦公之地,現在除了部分建築殘存外,其他基石尚存。珍理兩房祠文曰:“合建宗祠,上可以慰先人之靈,下可以聯族人之意,固甚善也。祖先輩光遠公等於前清乾隆十六年會商,兩房父老共建宗祠于桃茶村之田坪,面南坐北,桃源水繞其前,如玉帶然。祠右衛為通衢,路旁建有焚字爐。祠前高峰聳拔,勢若參天。”


其四,田坪鎮康氏宗祠之二 珍房支祠,以武秀才燦延首倡,於民國17年春始興工建築在珍理兩房支祠東北處100米 ,落成於民國23年秋,計正廳一,兩旁橫樓各一,頭門一,走廊四通,週邊以短牆。右有公房一棟,左有學堂四合院一所。現已並入新化縣第十一中學校。其佔地面積十餘畝。“行見巍巍廟貌,長增淇奧之光赫赫;宗親永奠棲靈之所,一堂瞻拜,昭穆咸宜,萬代馨香,賜福無量。……”解放後做為當地政府辦公之地至今。


其五,位於田坪鎮的龍潭橋。龍潭橋有一個傳說,村民為感激小青龍獻肋架橋之恩,遂將此河以龍潭命之。此橋歷經大漢湍流、盛唐煙雨,至清道光年間已漸至頹勢。咸豐六年(1856)歲次丙辰秋,康氏後裔道光巳酉科恩舉人康歷鵠率人集周邊五團七區民眾之智物,歷時三年於清咸豐八年(1858)建成龍潭橋。橋長50余米,寬5米 ,長24扇,橋面由約二寸餘厚的木板鋪就,橋身兩側的支柱渾圓莊重,一字兒排開。在橋身中央西側,供奉有三國時智勇超群的名將關羽塑像,身後有雙龍搶寶圖,東側設有香爐。目前橋身部分斑駁失修,有些殘損。新化縣人民政府於1994年宣布此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些祠堂和遺跡見證著新化縣康氏族人的過去,並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康淳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