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康氏手足兩岸情
 
作者:康悅譜
根據溪墘村古今要覽所載整理
(全文引用自中華康氏網)
 
在福建安山溪墘村,一直流傳著一個美妙的康氏外遷故事,而這個故事又演繹了一段兩岸手足情深的佳話。
 
相傳溪墘村康氏十世左右(約明末清初時期),有一戶康氏兄弟兩個各成其家,以打漁為生。兄弟倆各有一條“蘭宅船”,以出海捕撈螃蟹為生。說起捕蟹和“蘭宅船”,還有一段歷史故事。據傳,九龍江下游螃蟹很多,經常爬上岸吃秧苗,村民稱之為“怪”,縣太爺知道後,實地查看。他把螃蟹煮熟了,吃後覺得鮮美無比,於是把“怪”識為寶,發動村民大量捕撈螃蟹。由於當地康氏田地少,捕蟹能夠解決人們的生活問題,他們就研究捕撈方法。有人探知閩江口有新的捕撈方法,他們就派人前去學習。為了能讓小船經受住顛簸,他們把船底改造成雞蛋形,在小船上用繩子係好沉在海底捕蟹的竹籠。創造了奇特的捕撈方法,並把這種捕撈船叫做“蘭宅船”。
 
日出日落,兄弟兩個駕著各自的“蘭宅船”出海捕蟹,兩人的繩索各綁著竹籠平行地放在海底捕撈,兄弟兩個每次下海工具一樣,方法相同,可每次捕撈結果,哥哥總是滿載而歸,弟弟總是螃蟹無幾。幾天下來,弟弟小船靠岸總是唉聲嘆氣。為了照顧弟弟情緒,也為了兄弟情誼,哥哥就和弟弟更換捕蟹工具,把捕得多的這條繩索讓弟弟使用。 天不遂願,這樣調換之後,兄弟兩個照樣划船下海,幾天下來,哥哥還是每天籠滿廂足,弟弟還是捕撈甚少,這令弟弟十分不解。
 
一個偶然的機會,弟弟看到哥哥打撈上來的竹籠的竹子蓋掉了,但恰有一條歪嘴魚堵住封口,擋住了螃蟹逃走的出路。看到眼前的情景,捕得少的弟弟認為天意難違,感到溪墘不是他生息發展的地方,應該到別的地方創業。於是他請來風水先生看祖先墓地,風水先生到“聖殿埔”祖墓查看之後,竟拍手叫好,言說祖先墳墓得了“一鰲蝦穴”寶地,按此風水,子孫在家鄉難有長進,只有遠走他鄉才能興旺發達。
 
兄弟兩個經過合計,哥哥平時收穫頗多,決定留下來守護祖業,弟弟決意楊帆外出,另覓生路,他一路遠航,到達台灣的溝墘(今台灣台中市南屯區),在那裡世代繁衍。如今,台灣溝墘村已經是一個大村落。來到這裡的康氏先人立下囑願,希望子孫後代莫忘祖恩祖德。這裡的康氏後人常年不忘尋根問祖,年年渡海到大陸溪墘“聖殿埔”祭奠祖墳。最後一次祭祖是三十年代的一個清明節,七八個台灣台中市溝墘村的康氏宗親帶著祭品拜祭,之後又到村里“追遠堂”謁祖認親,兩地宗親還互贈禮品,依依惜別。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內戰亂頻仍,台灣台中市溝墘的康氏宗親才中斷了來福建安山溪墘的年度祭祖活動。但是兩岸的康氏骨肉相連,宗親相助的理念卻經久不衰。 1947年國民黨被人民解放軍打垮,溪墘村民康厚厘被國民黨抓壯丁抓到台灣,康厚厘思家心切,尋機脫逃,最後逃到台灣台中市溝墘村躲藏,正好遇到了村里的康氏宗親,宗親們不但隱藏保護他,而且還送給他路費,幫助他逃回大陸。
 
康厚厘老人每當回憶起這段台灣宗親的深情厚誼,常常感慨萬千。 由於歷史的原因,海峽兩岸骨肉分離,信息不通,七十多年來,大陸福建安山溪墘和早年從這裡遷徙台灣台中市溝墘村的同根康氏音信全無。我們至今不知道台灣溝墘村康氏的發展繁衍狀況,實屬遺憾。 早年惜別渡海去,康氏手足兩岸情。我們希望通過兩地的聯絡,重新恢復兩地康氏宗親的兄弟情緣,我們更期待海峽兩岸能早日統一,讓我們失散的康氏宗親重新團聚,讓我們中華兒女能共同圓夢。
 
arrow
arrow

    康淳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