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兄長的囑託:尋覓涇陽康百萬
全文引用自中華康氏網
(作者簡介:杜曉輝,筆名木土,陝西武功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咸陽市作家協會會員、武功縣文聯主席、武功縣作家協會主席、《有邰文苑》雜誌主編。近年來,他協助康獻堂會長開展康氏文化研究,拍攝《華夏康氏》陝西尋根溯源做了許多工作,兩人也因文結友,建立了良好關係。)
康獻堂大哥,是我生命中遇到的貴人。他是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的會長,河南恆康集團董事長,為人低調,知識淵博,他不但用恆康集團創造的財富回饋社會,而且還致力於康氏文化的研究、收集、整理和收藏,成果頗豐,深受同族宗親的愛戴和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好評。他給我講述在清代涇陽有個名叫康百萬的人,領了28個人,買了八百畝地,發展棉花種植產業,為國聚財,成為當時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民謠就有“頭枕涇陽、三原,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住的是康家的店!”之說,真是盛極一時。聽到這樣的描述,立即讓我有了去涇陽尋覓康百萬足蹟的計劃和打算。
因為,涇陽是陝西省的產棉大縣,《農桑輯要》就有這樣的記載“陝西種植木棉,尤其涇、三一帶,滋茂繁盛”。 計劃在期待中迎來了成行的日子。庚子春月,我們一行11人組團到涇陽交流采風,或許是這裡的文友第一次聽我講康百萬的故事,他們在好奇、新鮮和追問中接住了有關康百萬的話題,話題探討最關鍵的是康百萬是真名?還是人們送他的綽號?文友們討論最終,以問一問,打聽了解後再說,結束這次活動的行程。
儘管說上次沒有將康百萬的故事梳理出來,無功而返。但,我還是被涇陽的美景所吸引,還是被這片神奇土地能因種棉而孕育出這麼傑出的一代富商而留戀,而嚮往。 帶著喜悅,帶著囑託,帶著對康姓人家的敬仰,我利用辛丑夏月的一天下午,又去了一趟涇陽縣,再續尋覓。這次可以說是有備而去,因為有了上次成行的基礎,當地一位老作家、從縣農林局局長崗位退下來的老幹部宋彥毅,因他是武功的外甥,便主動承擔起找“人”的任務。 在去的路上,我邊開車,邊回味和想像著宋局給我在電話中,描述他在康家堡發現了“康廷需墓碑”說不定與康百萬有關時的激動,從他興奮的語氣中,我能感受到這個消息不亞於當年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的,地球是圓的論斷一樣,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與探險精神。
車子在高速上輾著夏日的倒影,如箭一般向前穿梭,將排排樹木和車輛甩於身後。一個多小時,我和宋局便會合了。因時間的關係我們就直奔康家堡。康姓族人康潤星和妻子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又是為我們泡茶,又是給我們切西瓜,好客的情意讓我們感動。宋局在說明來意後,康潤星先生便在他家的書櫃上翻出湖南康氏文化研究會2018年編印的《康家人》刊物。刊物上印有名譽主編康獻堂,看到此這更加增添了我做好此次活動的決心與信心。
於是,我又問起了他們康姓人家是從哪裡遷來?現在傳至潤星先生是幾代人?他們的字輩是啥?知不知道康百萬真名叫啥?當年28位康姓人家在哪里合著買了八百畝土地種棉花?聞訊而來的潤星的大哥,70多歲的康潤民回答了我的提問,並陪著我和宋局看他們康姓祖先的墓碑去了。 原來他們這支康姓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徙過來的。他們家是按嚴格的字輩來排序的,他們兄弟倆是潤字輩,他父親是佩字輩,他爺是孝字輩……。
可惜的是他們家的族譜在拆房時因火災而被燒毀。他沒聽說有康百萬這個人,更不知他的真名叫啥,也沒有聽說當年有28位康姓人家買了八百畝地種棉花。聽著這些讓人失落的話語,我雖感到沮喪,但還是和宋局在康潤民老先生的陪同下,來到了一塊長了些荒草的田地裡,只見一通高高的石碑孤零零的矗立在那裡,陪它的唯有它那被陽光照射出不成規則的影子,和一些在風中擺動著身姿的雜草。
石碑因年代的久遠和沒有科學的保護,上面刻琢的字已被雨淋風蝕,寫滿了歲月的滄桑。看著碑子缺胳膊少腿模糊不清的文字,我們幾個人經過慢慢辨認,才一點一點地向下讀去:“賜進士出身,知江南松江府上海縣事,兼理通省海關印務,加,三級年家眷,弟,傅之詮,頓首拜題;邑文學廷需康公之墓;乾隆五年三月清明之吉,孝孫,康師遽”。噢!原來這是康姓人家的孫兒為他爺爺立下的碑子。雖說碑子的選材是一般的石料,但,看得出這是孫輩替父親行孝的一種盡責方式,不知是父親有什麼不測,讓兒子做了,算是愛心延續的一種體現。
康潤民先生說這康師遽是他康姓多少代都弄不清了,畢競立碑的時間離現在都二百多年了。 為了讓這康廷需墓碑上的文字長久保存下去,並為康會長研究歷史上的康姓人提供依據,宋局在後來不長的時間裡,不厭其煩請專家做拓片,再將其裝裱成捲軸,讓我給康大哥寄去,真是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經過宋局的辛勤努力,已經摸清了涇陽現有康姓人家約63戶、270口人,分佈在中張、涇幹、崇文、三渠等四個鎮,康家堡、羅堡村北組、鳳王村、坡底村和檔駕橋等五個村。分別是中張鎮康家堡30戶,120多人;羅堡村北組8戶,40人;涇干鎮原姚坊鄉鳳王村10戶,50人;崇文鎮坡底村7戶,35人;三渠鎮檔駕橋村8戶,25人。 難道這麼多的康姓人家沒有一戶知道或參與康百萬在涇陽置辦土地、種植棉花?難道說28位康姓人氏當年合著買了八百畝土地種棉花只是個傳說? 歷史的痕跡會永遠鐫刻在民間記憶中。
就在我準備第三次上涇陽時,一個名叫許欣憑的文友和我聊天,說他舅家的康姓是清代一個頂頂有名的康姓大戶康子履贈予的,而且,現在還保留著當年康姓大戶口贈送的“留餘”木匾,說是“留餘”裡的內容很好,對做人做事有很大幫助,就一直將這塊木匾保留了下來。得到這個消息,我在喜出望外之餘,就繼續追問和關注起這個線索來。原來他舅家在白水,因清末戰亂時舉家從涇陽移居白水的親戚家,他舅家人本姓解,因其先祖在康子履部服役表現突出而贈予康姓。
我在看著他給我發過來的“留餘”內容,心思已經跑到康大哥辦公室裡懸掛的“留餘”匾額上來。要將兩個“留餘”的內容對比一下,想像的思緒和空間裡,頓時響徹著康大哥聲情並茂地朗誦著“留餘”的全文,心境似乎更寬闊了,眼睛也暢亮了許多。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餘味。”“留餘”匾額是家訓匾,是儒家“財不可露盡,勢不可使盡”中庸思想的集中體現。掛在康大哥辦公室內的匾額造型獨特,形似一面展開的上凹下凸型旗幟。上凹意為:上留餘於天,對得起朝廷;下凸意為:下留餘於地,對得起百姓與子孫。
是啊!康子履和他的祖輩能將日子過成人稱“康百萬”,這是大智慧、大心態、大仁慈、大眼光相聚、相讓、相互協作的結果。行走在涇陽的大地上,我的心情輕鬆了許多,通過查閱《康氏家譜》《鞏縣志》《陝州通史》等大量資料,我知道了康子履就是康道平,是他為了鼓勵自己,也為教育後代,給自己家起的堂號叫“留餘堂”,並請人撰寫了“留餘”二字作匾額懸掛在堂上。他的父親就是開創了在涇陽置地百畝,發展棉農經濟,被人們稱為康百萬,是康家第十四代傳人的康應魁。
歷史的塵煙已經散去,但康百萬應魁老先祖在涇陽那叱吒風雲的一幕幕故事,還是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我似乎看到他為了國家的利益建造船隊,壟斷陝西布市,從官方拿到一份長達10年的軍需品訂單,為的是盡快剿滅白蓮教,為這他開發了涇陽棉市,讓涇陽的棉花布市雄霸西北諸省。在他長達20多年的經營管理下,中國的布匹批發市場幾乎一半的貨物都是由涇陽供應。難怪他在臨終時叮囑兒子:“寧舍鞏縣,不失涇陽”。
就是這位在康家的發展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人物,在他75歲(1847年)生日那天,當著來祝壽的族人和諸位鄉親的面,在酒過三巡後,一把火當眾燒掉了族人和鄉親欠他的賬目。他焚券的這一舉動再一次震撼了陝西、河南人民,凝聚了人心。 康百萬應魁先生以樂善好施的氣度,以寬廣過人的胸懷,嘉慶三年(1798年)為涇陽辦學堂、修義渠,免費義務教育,支持農業生產。道光二十七年(1846)陝西飢荒,他出糧賑災,使涇陽和周邊地區災民安穩度荒。
由於他們家族興工業、強農業,拓疆土、善經營,會管理,得民心,奠定了康百萬家族富甲三省,船行六河,並被慈禧太后賜封為“康百萬”的美稱,才有了四百年富足延續的基業。 這時,我似乎看到了涇陽康百萬莊園的巍峨恢弘;以及五進院落的清雅別緻;紫檀、黃楊、桂花名樹的氣韻格香。我似乎聽到了孩童們在唱著“河裡行的康家船,岸上種的康家田,路上跑的康家馬,棧房裡借的康家錢”的歌謠。 那晚,我夢見莊園中的一花一木,春來發芽,冬去落葉,書寫著生命的延續。我夢見一望無際的棉花、棉桃綻放,白浪滾滾,和天上的雲彩遙相呼應。我夢見28個康姓隨從在康百萬的帶領下,每人包了半百畝地,帶著老婆孩子高高興興地拾棉花呢!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