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思源堂前澆築台階
圖片/康氏榮譽館緊張的灰背作業
康獻堂會長壬寅虎年赴文化苑考察
踔厲奮發啟新程 審時度勢譜續篇
圖文引用/南陽市康氏文化研究會
作者康心健 2022-04-09 11:50
春和景明,楊柳吐綠。 2022年3月29日上午8:30,春節過後一直要為壬寅年文化苑建設統籌謀劃譜寫續篇的康獻堂會長,終於撥冗搶時,在多地疫情頻現而南陽和鶴壁尚允通行的間隙,帶領南陽電視台魏剛主任和我,一行四人,駕車駛入蘭南高速,一路疾馳北上。
天藍地綠,春色宜人。司機黃師傅全神貫注地駕車飛奔,一塊塊金色的油菜花田,一排排剛剛泛綠的樹木,不斷從車窗外閃過,唯有綿延相連的深綠色麥田,則生機盎然地不離眼簾。但獻堂會長全然顧不上欣賞沿途的美景,平穩行車中,他悉心給我們講此行的目的和任務。去年入冬以來,山西陽城供瓦的廠家因燃氣斷供而暫停燒製,亟待苫瓦的康叔祠、彰德門只得望瓦興嘆;正月初十開工後,康氏榮譽館正打灰背,其它多個建築物都在安裝斗拱,思源堂前月台正在施工,二期工程的廣場施工咋辦……他不到現場,這一切都不放心。
而且,眼下疫情又讓人擔憂,所以抓住這個時機,他要到工地慰問工人,現場考察以督促施工、確保質量,並在這個節點上全景攝下工程進展全貌,留下寶貴資料,同時就工程建設遇到的問題與淇縣有關領導商議如何解決。他說,已與靈山街道辦主任張文波約定,下午在文化苑工地現場就具體問題商談,晚上向縣委書記楊建強和淇縣宗親辦有關領導進行匯報、議定。聽了會長的縝密思考和精細安排,我們都明確了各自的任務和責任,抱定不虛此行的決心。
車過黃河大橋,時已十一點多,會長接到張文波主任的電話,告知不要在中途停留,他已為我們安排了午飯,到達淇縣用過午餐可以擠點時間稍事休息。暖心的安排不容我們遲疑,獻堂會長告訴司機,下高速後徑直開到指定的飯店用餐。 12:40車下高速,經查驗核酸檢測結果、行程碼後駛往飯店。張主任和街道辦人大王主席熱情迎我們入座,陪我們用過午餐後,又引領我們到提前安排的酒店入住,要我們在此稍事休息,他們辦事處2:30有個短會,會議結束就趕往文化苑工地。
送走張主任二人,獻堂會長讓我們各自回房間休息一會,等三點去工地。我進了房間,洗一把臉,燒一壺水,想到此行的任務,卻毫無疲倦之意。一看對面魏主任的房間就沒關門,叫他一聲,立即回應我“乾脆咱們現在就去工地吧”!我倆叫司機,沒想到獻堂會長也沒休息,司機已先把他送到工地上了。等我們趕到文化苑,他已去康氏榮譽館(名人館)灰背施工現場忙碌起來。此時整三點,工地勢高風大,明媚的陽光早被吹去,天空變了臉色。魏剛主任立刻調好設備,放飛無人機,抓緊時間進行全景掃描。我從彰德門北側的邊道往上走,觀看了緊張有序的施工景象,實地感受了統一著裝的建設者精益求精的工匠良知和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
康氏榮譽館的房坡上,幾位工人正躬身細心打抹灰背,康克清紀念館的腳手架上,工人們正釘椽子,叮噹有力的敲擊聲節奏分明,衛君堂正安裝斗拱,建設者手掄大錘砸實卯榫之鏗鏘,傳遞的就是大家一絲不苟的共同心聲。思源堂前的月台下,一群工人正忙著澆築台階,轟鳴的鏟車一趟又一趟,不知疲倦地從停在半山腰的大型水泥罐車接裝運來滿鏟斗的泥漿,機械操作既減少了工人的體力勞累,也為集體勞作增添了合奏的強音和節律的變化,緊張中大家亦然笑語不斷。我站在思源堂後向西仰望,台階初成的高高月台之上的康叔祠,其鋪就灰背的銀白色坡面,在兩側已完成苫瓦的黛色建築映襯下,顯得格外雄偉壯觀。我拿出手機,攝下這組建築的風貌,留下施工進程的記錄。
就在這時,獻堂會長帶著前來約談斗拱彩繪的任師傅、工地技術人員時工程師和已完成航拍任務的魏主任一起走上來,他們要進康叔祠裡現場商談彩繪工藝要求和具體操作規程。會長囑我在這稍候,待鶴壁市政協原主席張俊成、靈山辦事處張主任來後,引領他們一起上去。剛過四點,張主席、張主任先後到達,我們拾階而上,登上康叔祠前的月台,回首遠眺,苑內建築群落鱗次櫛比,層次井然,沃野平原盡收眼底,如帶的222省道縱貫南北,一渠北調的的丹江碧水波光灩灩,張主席不禁感嘆:“獻堂會長真是大手筆呀,規模恢弘的文化苑工程,讓我真切感受了‘大興土木’的深意!像這樣無私奉獻、傾力打造文化產業的企業家,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值得大家學習。
”並對張主任說:“文化苑建成之後,一定使淇縣的文化旅遊事業錦上添花!也給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讓靈山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你一定要全力支持項目建設,採取得力措施,耐心細緻地做好村民工作,確保工程順利進展,力爭早日竣工,早見效益。”文波主任連連點頭答道:“請老領導放心,我們深知靈山人是文化苑最直接的受益者。一定不遺餘力地支持文化苑建設,為施工創造良好環境。”說話間,獻堂會長等從康叔祠走出來,大家匯聚一起,握手致意後,便一道查看各施工項目進展情況,向工人們表達慰問,了解需要解決的問題。會長特別就至今未遷而直接影響施工的幾座墳墓,一處一處地向張主任作了說明。
文波主任顯然是一位工作思路清、做事務實幹練的基層好領導,他對這幾處未遷者的情況都了然於心,幾乎每一處都能說其後人的姓名、未遷原因及下一步具體的遷移時間、措施,並明確表示,今年內一定全部遷移,決不拖延。他還指著文化苑背依的連綿群山嚮我們介紹,為保證將來文化苑周邊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靈山辦事處正借助“國儲林”項目的政策優勢,組織人力、投入財力,強力推進荒山綠化,前幾天還在通往文化苑的道路兩側栽種了當地的名貴樹“六月雪”。藉此話題,獻堂會長也粗談了苑內的綠化設想,希望辦事處統籌考慮,適時給予指導。接著,就二期工程的施工計劃,會長與張主席、張主任作了溝通交流,提出開工的初步設想,表示要盡快拿出具體方案。
5時許,獻堂會長接到淇縣政協主席張相超的電話,說他接楊書記電話,今晚6:30書記要主持文化苑建設推進餐敘會,與會長作深入交流,要他通知相關負責人按時參加,自己此時正從雲夢山返回,很快就趕到文化苑。聞此,會長告訴時工,通知各項目負責人,讓工人們暫停施工,都來康叔祠前,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工裝統一的建設者雷厲風行,輕盈麻利地從腳手架上下來,無論男女,各個滿臉喜悅地與會長一行打著招呼,在魏剛主任的指揮下,迅速在台階前排列整齊,留下壬寅虎年文化苑建設者的第一次工地集結紀念。難耐內心激動的工友當場向會長提出:“康會長,請多洗幾張照片,讓我們也留個紀念吧!”獻堂會長笑著回答:“請放心,保證人手一張。康家人忘不了大家為文化苑建設所作的貢獻!”大家連聲叫好,說笑著散去,各奔自己的崗位。
獻堂會長招呼張主席等,一起沿南側便道逶迤而下。走到木材垛旁,張主席又不禁感嘆:“去年這裡的圓木堆積如山,我還想獻堂會長是否採購超量呢!可現在‘山’已不見,木材所剩無幾了。”會長回道:“測算過了,圓木不夠用。已從滿洲里口岸俄羅斯木材供應商簽了合同,不日即可運達,木材不是問題。”在木工車間,張主席等饒有興趣地摸著疊摞整齊的成品斗拱,就其材質、硬度、製作工藝,一一提問,大家都駐足靜聽會長解答,感知歷經五十多年工匠實踐磨練者的豐富經驗、精良技藝和不凡的眼界、情懷。
來到工地辦公室,已近6時。大家坐定,剛喝了一杯水,張相超主席和縣根親辦王主任就趕到了。豁達開朗的相超主席,就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與大家一一握手,然後在俊成主席和會長中間落座,迫不及待地向大家轉達楊書記今晚的具體安排和對文化苑建設的重視與期望。看時間不早了,他起身請大家一起出發赴會。離開文化苑時,會長又交代時工,讓他叫上工地負責人康戰堂、康永坤、李世雙,8點趕到天天如家酒店,等楊書記主持的餐敘結束後,再商量下步施工的具體安排。
6:30,淇縣政府招待所,餐敘會開始。家常飯,一家人,大家圍坐一起邊吃邊談,氣氛親切而融洽。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姚主任、分管文廣旅工作的郭增福副縣長、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鵬隨同楊書記一起參加。楊書記聽了獻堂會長、相超主席、文波主任對文化苑工程進展情況及遇到問題的介紹後,作簡短髮言,他對老領導張主席和獻堂會長一行表示熱情歡迎,對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在淇縣投資建苑的舉措作了充分肯定。他說,雖然自己來淇縣工作時間不長,但從與獻堂會長的幾次接觸,特別是去年5月中華康氏宗親聯誼會的熱烈場景中,已為康姓人的熾熱家國情懷和優良家風傳統所感動,深信在獻堂會長的帶領下,衛國文化博物館一定能建成一座內涵豐厚的高品位文化旅遊項目。
他深情地告訴會長,儘管自己兩次安排工地考察而因故未能成行,但心中一直牽掛著項目建設,每次下鄉途經靈山,遙望工地,他都能看出哪一座建築物又有了新變化,熱切期盼這一重點項目能早日竣工、早見效益。因此,他叮囑在場的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定攜手合作,大力支持,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以確保工程進展暢通無阻,讓獻堂會長能集中精力謀劃施工、加快進度,早日完成項目建設,不負康姓族人,不負淇縣人民。 8:00,楊書記因要聽取疫情防控工作匯報,他和姚主任告辭先行。大家繼續圍繞文化苑建設討論了一些具體事項,相超主席和郭副縣長都表示,一定落實楊書記的意見,通力協作,為項目建設提供真誠服務和便利條件。 8:15,餐敘圓滿結束,大家握手告別,相超主席、文波主任執意把我們送到入住酒店才離去。
8:40,獻堂會長就在酒店大廳與工地上的四位負責人座談,具體商定下一步施工安排。一是廣場部分施工,要求時工盡快做好測量,確定每一構築物的準確坐標,繪出平面標識圖,準備盡快開工;二是加快斗拱安裝,並測算所需數量和缺額,以合理調配人力;三是安排供瓦到位後的施工;四是清理賬目,核准材料使用數量,合理測算各項目工程的工作量。直到10點多,會長方回到房間。
疫情緊迫,不容猶豫。 30日早8點,用過早餐,我們就謝絕張主席、文波主任的挽留,驅車返程。來去匆匆,收穫多多,古衛國康氏文化苑壬寅虎年施工畫卷,正在會長的妙筆勾畫下徐徐呈現。
圖片/鏟車運轉泥漿
圖片/康克清館釘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