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中華康氏網看到以下這一則尋親人啟事


編輯:康聯聰日期:2012-03-10 08:52
康自立,男,任台灣省彰化師範大學校長,教授。祖籍福建省永春縣玉斗鎮爐地村。桃源鳳山康氏第十七世孫。早年隨父康祿新遷居台灣(著名書畫家。1989年曾為永春坑仔口中學二十年獻畫一幅)。因多年失去聯絡,家鄉親人十二分惦念。現借助於中華康氏網絡這一平台,懇請自立叔暨其家人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

聯繫人: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康文良

                
福建省永春縣康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康聯聰  


201235


 


所以淳菁就幫忙在台灣網站搜尋康自立校長的訊息


首先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傑出校友看到介紹


後來在中時電子報日期:2005/3/30


再看到康校長接受訪問的文稿得知~其曾在花蓮大漢技術學院任職!(第四任:康自立 2004-2008)


因此昨日0314特地致電問該校(董秘書)求證是否有位康校長?得到的結果是:他在前幾年退休了….


於是淳菁說明找尋來意及懇請董秘書轉達….讓康校長知道福建宗親在找他淳菁連續致電4次給董秘書;或許是這誠意感動~終於等了一天..今天0315早上董秘書給了康校長的手機號碼


當下淳菁馬上撥通說明;不巧的是康校長雖然是退休了~但還是很忙~他正在開會~不便接聽電話~請淳菁40分鐘後再聯繫


於是在午餐前再次接通並說明來意也很遺憾康校長父親(康祿新)族長已於2年前高齡98歲仙逝~而他目前居住在嘉義市~並留下電話和住址….


因此淳菁即刻就開心電告福建康文良(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後續就請他們去聯絡了


哈哈! 歡喜在康莊大道~康氏有情天又添上一筆宗情~完成一件圓滿事!


 


康校長的著作   


康自立(74) 建教合作教育原理。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康自立、蕭錫錡(1994)。工業教育課程基礎之理論研究(學習心理基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


附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傑出校友介紹


康自立http://www.ntnu.edu.tw/alumni/alumni-03/2008found/2006/publish_doas-2006-07.htm 


系 級 工業教育學系54


學 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士


    美國威斯康新大學工業教育碩士


    美國愛荷華州大學博士


具體傑出事蹟


一、服務母校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共計服務二十年,現擔任大漢技術學院校長


二、擔任彰化師範大學校長,以四E精神作為大學治校原則,追求『卓越、效能、公業及愛』。


個人生涯簡述


工教系54級結業,在台南縣鳳和中學實習一年,服役一年退伍後回母校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共計服務二十年,期間曾赴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 攻讀並獲MS學位及Iowa State University 攻讀並獲Ph.D學位。民國七十六年轉任彰化師大教授,歷任工教系主任、研究所所長、職業教育學院院長及彰化師大校長二任後退休並轉任花蓮大漢技術學院校長至今。


得獎感言


個人熱愛學術與教育工作,淡泊名利,友人曾多次推荐申請獎勵,均誠懇婉謝。日前接到母校通知領獎,事前 不知何人推荐,實感驚喜,深感母校人才輩出,比我更應該得此榮譽之學長實在很多,愧不敢當。驚喜之餘,當然非常感謝母校的栽培,使我能進入學術的殿堂,並 給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使我成長、茁壯。在母校求學與教學期間,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時光,當年師長的教誨、母校栽培提携之情,不敢或忘。


對母校60歲生日的期許


母校過去是以培養優秀中學師資為主要任務,六十年來母校為台灣培養了無數優秀的教師、行政人員、學者與 校長,對台灣教育的貢獻無校能比,成就非凡,可謂是台灣教育之領航者。近年來,由於政府推動教育改革,倡導師資多元化,因此母校之任務與功能面臨轉型與挑 戰,期望母校能在郭校長領導下,迅速轉型為一所具師資教育傳統之研究型綜合大學,並祝校運昌隆。


附錄中時電子報訪問文


http://www.cer.ntnu.edu.tw/ivan/newsforum/ch11/Detail.asp?TitleID=453


主題:大漢教育特色地區產業社會需求緊密結合; 校長康自立:凡事不一定要第一,但要是唯一。


花蓮大漢技術學院校長康自立博士,去年十一月卸下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校長職務後,毅然來到東部投入技職教育行列。康自立赴美留學期間正是美國教育界「能力本位教育」運動興起的時刻,深刻體會「因材施教」對教育的重要 性,回國後大力推展,無奈卻受到某些因素而中斷,待接任大漢校長職務後,終於有機會將理想實現。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請問校長為什麼決定到大漢來服務?
  答:個人服務教育界將近四十年,前二十年在國立台灣師大教書,後十八年八個月在國立彰化師大教書並兼任行政工作,一直在資源比較豐沛的西部公立學校工 作,沒有機會到東部資源較缺乏的私立技職 學校工作,又感於大漢董事長廖繼承誠懇邀約及董事會之辦學精神,所以就決定與大漢技術學院同仁一起打拚。
  問:未來校長想要在大漢施展的教育方針為何?
  答:以前在彰化師大擔任校長時,我最常鼓勵老師們的一句話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沒有灰心的權利」,雖然來到大漢僅有短短的四個月,但我認為大漢技術 學院的環境是獨一無二,並已融入這個美麗的校園中。大漢有四好,包括:好山好水、好人(董事長廖繼承)、教學好(所有老師都很認真)以及擁有美好的讀書環 境(校園美、行政服務團隊優秀),能來到大漢唸書的學生真的很幸福。
  未來除了繼續發揮技職教育特色培養國家有用的技術人才,同時也要使每個學生能發揮潛能,近年來大漢每一年度畢業生保送甄試科技大學多達四百人以上,而 二技、四技畢業生考取碩、博士研究所者有幾十人,每年考取國家技術證照者亦不勝枚舉,在社團校際比賽活動中亦屢創佳績,未來我將根據這些傳統與信念,再塑 大漢的精神與特色,凡事「不一定要第一,但要是唯一」,除推動「能力本位教育」外,並加強與花東地區產業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例如「高精度天然石材構件與精 密機械儀器教學研發中心」及「天然災害防制中心」等。
  問:何謂「能力本位」教育?內涵為何?
  答:所謂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係美國一九六七年興起的一種教育改革,傳統教育有所謂「知識本位」與「經驗本位」教育哲學的衝突,而能力本位教育就是調和這種衝突 的形成,換句話說,教育之目的係以培養學生使具備「有用的能力」為目標,而非傳統的「知識記憶」;也不是讓學生無計畫地嘗試錯誤而獲得「經驗」,因此學生 要獲得的「能力」必須經過嚴謹而科學化的「能力分析」(Competency analysis)過程而形成,同時在教育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先前學習經驗與學習個別差異加以適應,使學生能快樂學習並學習成功,所以是一種非常人本化而又 具效率的教育措施。 2005/03/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康淳菁 的頭像
    康淳菁

    康莊大道~康氏有情天

    康淳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